稱謂禮儀進階篇(四):「安辨我是雄雌?」別看姓名分男女
(作者:梁睿呈 知書也達禮~禮賓工作會客室 )
對於「姓名」的稱呼禮儀,除了前三篇討論的方向之外,還有一種在公商務場合中常發生的狀況,便是一般人常常用「名字」來判斷男女。
您是不是曾經在公務電話中,按照公文書上所載的聯絡人打電話,明明名字看起來頗有男子氣慨,應答的卻是一位聲音嬌滴滴的小姐,這時你可能還會連聲抱歉,不過對方一定會說沒關係,說實在話,這也不能過於苛責自己,因為這是在公務上一種合理的猜測而已。
對於公務上的應對來說,按照姓名分辨性別很正常,像上面提到的例子或許不算失禮,但是,如果您是擔任司儀,或者是從事秘書工作、會場與宴會作業,需要在正式的場合中稱呼對方,或是列印文書、座位卡等資料,事先確定貴賓的性別就很重要了。譬如說,明明對方是女性,只是因為名字較為男性化,就被稱為「先生」,那可就真的失禮了;此外,對於餐宴做次的安排,也有所謂的「男女分坐原則」,秘書實務上確定賓客性別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們對於姓名會誤判對方性別,有3種情況:一是「女性男名」、二是「男性女名」,三是「中性名」。第一的「女性男名」比較常見,傳統上父母取名時有時候會將女兒取男性化的名,有些「巾幗不讓鬚眉」的意義,舉例來說:外交部有兩位女大使,名叫「邢瀛輝」以及「田臺清」,大部分的人恐怕會以為她們是男性哩!對於「男性女名」就比較少,如果有更是容易讓人弄錯,例如去年報章曾經報導一則花絮,台東縣成功鎮有一位男性漁民就叫「何珍珍」;最後的「中姓名」更是讓人「雌雄莫辨」,像是名字叫做「子文」、「曉文」之類的,如果不見其人,發函、去電都不知該稱先生或小姐,如果有這種情況,打電話時就可以先探詢先生或是小姐,不會失禮,反而不要太篤定是男性或是女性,叫錯了反而尷尬;至於公文書上稱呼對方,實務上對於收文者稱「君」即可,可以避免性別上偶有的錯置。
從以上的討論,對於稱謂禮儀來說,分辨男女也是一項學問!
(下篇專論待續:
稱謂禮儀進階篇(五):「馮京」可別成「馬涼」~別把賓客姓名寫錯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