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幕僚禮儀工作實務~「謹小慎微」是公關工作成功的關鍵

(作者:梁睿呈  知書也達禮~禮賓工作會客室 

 

長期以來,個人對於機關公司的送往迎來與交際公關工作的要訣,認為有兩項重要關鍵:第一是累積豐富的經驗。第二,則是謹慎細心!對於第二項而言,就是成為穩健與確實的工作要求,還記得作者對於「禮儀禮賓工作」的原則定義嗎?「避忌原則」就是首要的要求,因為避開錯誤與禁忌,先求不失分,就公務上的往來至少穩健踏實,也就可以稱的上是「及格」,先求「做對」再求「做好」,為何作者對這方面會如此說?因為前一陣子看到了一則新聞報導,這個案例正好反映出許多人、許多機關單位對於「公務禮儀」上的公關往來,都是抱著一種「應付」的態度:

 

--------------------------------------------------------------------

 

 

 

糗!議員送喪家花圈 敬輓變「敬賀」

 

2010/06/03黃茂松 資料來源:TVBS新聞報導

1  

 

 

南投縣一名議員送花圈給喪家,沒想到喪禮花圈上竟然出現「敬賀」兩個字,一字之差,讓死者家屬覺得實在大不敬。過去,前教育部杜正勝也送過烏龍輓額,題辭自創「典型宛在」,「宛」還寫成「苑」,成了「典型苑在」。

 

靈堂門口和牆邊擺了許多花圈,但仔細看,其中一個特別奇怪,中間一個斗大的「奠」字,上面貼了張字條,署名竹山某某議員,但寫在下面的敬語,竟然不是「敬輓」,而是「敬賀」兩個字。

 

葬儀社業者:「我們喜事和喪事,有時候是同樣的卡片,一定會打錯嘛,敬賀跟敬輓這樣子。」

 

敬賀這個字眼,應該用在喜事恭喜人,怎麼會搞烏龍,出現在莊嚴的喪事場合?葬儀社業者解釋,電腦排版,沒改字就列印才會出錯(下略) 

 

---------------------------------------------------------------------- 

 

   從上面對這項「烏龍落款」的報導,也顯現了致贈者與業者的心態,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如果是政府機關出的差錯,就肯定有人要受到懲處了:

 

(請見:餽贈禮儀-論「送花禮儀」:送對花,卡片更要寫對字、落對款

 

http://tw.myblog.yahoo.com/protocol-tw/article?mid=103&prev=157&next=86&l=f&fid=19         

 

如果從受禮者的角度來看,真是情何以堪!明明是一項花錢花勞力的公關事務,反而兩相不歡,比不送還來的糟糕。從這裡來看,「公關事務」其實是一種藝術工作,一定要達到效果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否則就成為一種資源的浪費,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先「正確」再求「美好」。怎麼「美好」見仁見智,但是至於如何先求正確,就必須落實「查核」的制度,例如,往來書柬與禮儀公關物品,都要一再查對內容,經負責主管通過後才能出門送出。像上面的報導癥結點出在哪?那便是將禮花禮品的關鍵所在(花卡)也隨之外包,而並非自己決定與查核內容,以為花錢來個一勞永逸,結果便是出錯被人埋怨,公關不但做不成,又何止是一個「糗」字了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禮賓禮儀會客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