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kI1Rd3nL8zgHkueh1RyQ  

大學禮賓社團的經營與理念:從對「老王子」老師的回應中談起 

 

很榮幸承蒙「老王子」老師對於禮賓大使   

15年經驗寶貴經驗與板主分享心得 

我想藉由公開的回答  就禮賓社團的經營上  

與老王子老師展開較為深入的討論 

希望能激發讀者進一步的思考 

------------------------------------- 

留言照登如下: 

您好 

經過學生的推介   前來會客室拜讀    您的大作 

我也在大專校院的親善大使服務團隊    與學生分享了將近15年的時間 

也開始發現很多學校產生了許多的迷思   或是不知道自己社團該有的定位 

無論在服儀 或是儀態等   都跟以前的學生差別很大 

甚至有些親善大使社團  都會標榜請某些模特兒經紀公司來上課 

不是對這些所謂的公司有意見  而是有些後續的影響時在難以樂見 

但卻也開始發酵    也會導致許多人產生更多的誤解 

甚至是訓練的速食化   匆忙的訓練 匆忙的上陣  當然也就招致批評 

您在這篇所提的有關性別問題  後學非常贊同 

不過在為來賓別胸花這部分  是不是還是由女性隊員比較適合呢 

在幾所大專校院的親善團隊推廣了這十幾年 

早年(1995-2000)也培育了一些種子回到各校  繼而成立親善大使團 

各校團隊都有其特色產生  但是也會擔憂定位問題 

有時不是學生的問題  反而是如您所提 

主事者或是領導者的心態或是認知問題 

如果可以改觀 或者不是光只是當成學生社團來經營 

施以更多的教育訓練  我想就不會發生 李家同 教授所說的話了

(我也為此曾在網路上發表過拙見) 

謝謝您給予學生或是更多有想學習的朋友 

這麼多寶貴的資訊與經驗 

敬祝 百事可樂   平安健康

 ~~~~~ 

以下是我對老王子老師的回答與分享: 

感謝老師您的造訪與感言分享 

「國際禮賓事務」是我十多年來的重要工作之一 

其實這條路  我個人一路走來頗為辛苦與寂寞 

一則從專業人員本來就不多 

再來因為辛苦或因部分人員僅視為生涯的暫時工作或跳板 

人員流動性大  經驗更無法傳承 

我長時間從事這項工作  從剛開始的從「做」中學  甚至是從「錯」中學 

點點滴滴盡在心頭   悠悠忽忽也將近17 

平日潛心研究禮儀事務   也敦促自己寫下一些「準則」與「經驗分享」 

希望有心對禮儀有興趣   以及從事禮賓事務的人士或在學學生 

可以吸收他人的經驗與知識  少點錯誤多點進步   

簡單來說  就是我曾走過的冤枉路  就別再走了 

而我所領略的好辦法與心得  也希望能對別人有所助益 

這幾年得緣能在大專院校國際事務社團、禮賓社團與大學科系 

以演講、團訓方式分享心得 

也觀察到了禮儀與禮賓事務也逐漸成為「顯學」 

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   個人特別對於「親善大使社」的感情特別濃厚 

但是在風氣開始蓬勃之際  相關裡賓社團紛紛成立之後 

相關的專業知識、訓練與人才師資  卻相對貧乏 

這是因為具有「禮賓專業」職能的人員原本就不多 

加上長期國人對於此等工作定位  約略等同於「飯店服務生」而已 

在師資的來源而言  就多半只能從餐飲、空服員、美姿美儀甚 

至是化妝業的從業人士來涉略這一塊 

於是乎   我所觀察到的親善大使社 

有些就專注於美容美髮   有的跨台步走秀  

有的把飯店那一套   拿來教學生端盤子 

師資都已經囿於所學   定位不清  方向不明   將來又要何去何從? 

甚至整隊拉去走秀  對外還聲稱對模特兒工作有興趣與憧憬者 

歡迎加入「親善大使社」 

這就是您所稱「標榜請某些模特兒經紀公司來上課」的情形 

但  畢竟你我皆非主事者  或許各社團走向與內部事務  外人無從置喙 

但畢竟不是一個良性的發展 

所以當您看到服務同學們一些「誇張」的接待動作  也不要太驚訝 

因為「事出必有因」   然而  同學們卻是無辜的 

這是先天的成見  以及後天的資源匱乏使然  

個人本就不同意李資政的說法  

就如同敝人在本部落格「禮賓人員」分類的文章中所談論的  

在他人固化的成見中   是不是也有一些值得我們做為師長們需要反思的 

因為一些不明的定位與走向   更會讓社會大眾加深對我們的成見? 

這陣子跟社團學生們講課中  也發現 李教授的言論對於同學  甚至是熱心老師 

或多或少對士氣都有些打擊   義憤填膺者有之   深覺委屈者有之 

而我一再鼓勵、激勵與分享自己工作的心得   

禮賓工作「苦」當然有   但是「樂」更多哩! 

訴說「苦」  別人不見得感同身受    別人更沒興趣聽 

享受「樂」  卻是自己紮紮實實的生活體驗與跟隨長久的資產 

從您的文中感受到一份對禮賓大使的投注與熱情 

不止同學很幸運   對於同屬於禮賓專業工作的個人而言  也是深覺快慰與榮幸!

 

「禮賓大使」不止需要認真、高素質、自我充實與全心投入的學生之外 

更需要能夠指引同學一條「方向」的師長   

同學的聰明才智與「創意」  遠遠超乎像我們這樣的師長們 

我們所要做的  只是舉起一盞明燈  路不要走偏了即可  

只要方向對了、認知正確、定位明晰   

社團幹部與同學的表現會遠遠大於我們所能想像的 

近一年跟指導禮賓大使的師長交換想法與心得 

老師們也都認同我的想法   

作為同學後盾、牽起人脈、爭取經費等等   

以看、討論  多於插手做 

其實  專業的禮賓工作需要長年的工作經驗累積   短短23年僅為初步而已 

畢竟同學們畢業後  不見得一定單純朝向這方面發展  

學生們也有所屬科系的學業要忙  甚至打工與其他事務 

時間、體力與精神都有限  所以「速食化」的訓練  

只是在此環境下不得已的妥協而已 

但有訓練   總比沒有訓練好   有些社團甚至學生剛入社就直接「出隊」  

甚至為了「出隊」而「出隊」  

可見培育健全的禮賓社團  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再來  對於「校方」的態度  又是如何影響「親善大使社」的走向? 

一是單純當成一般學生社團,這當然不能算錯,因為在親善大使社裡 

讓同學以一種「體驗」、「接觸」的方式來學習 

同學可以用「」的心情參與社團  

自己能不能有所收穫與提昇   端看同學個人    我認為也都可以 

第二是具有較強「功能性」與「使命性」的「定位」 

最好的例子   便是台大與臺灣師大 

徵選的同學條件相當嚴格(請見拙文三談親善大使一文後半) 

而且團隊(已經不是社團了)直屬國際事務處、秘書處或公關處以下指揮調度 

我為如此安排  是因為諸此學校接待蒞校參訪的國內外賓客相當多 

尤其像臺灣大學  因為學術地位排名較高  居於高等學府龍頭之地位 

國內外來訪賓客身分位階  亦不同凡響  

因此  基於校務公關工作之功能考量  一定是朝向嚴格篩選與訓練的走向 

畢竟禮賓大使就是學校門面  禮賓人員的定位與自許就是「半個主人 

可不能等閒視之吧! 

以上是以校方的立場來思考  兩種走向都可以  

端賴學校主管認定屬於哪一種情況與定位而決定走向 

對了,您談到為來賓別胸花一事 

個人淺見認為   男隊員不是不能擔任此一任務  只是工作真的有所侷限 

男隊員僅能為「男」性賓客別胸花或配戴貴賓證  

不可為女性賓客做此服務  

特別服務動作的「標的」是敏感部位  您說是不? 

女性隊員服務則男女賓客皆宜   卻是較為適宜 

但是男性團員在其他禮賓工作上  也較女性有較為適合的場合  有空在述

 

能夠有機會與老師您做較為深入的探討與分享  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受 

對於您在「禮賓專業工作」上的熱誠投入  

以及長年為了培育優秀的親善禮賓人才所做的努力 

也特別向您致上敬意  

個人幾篇拙文貢獻有限   僅是拋磚引玉  希望略盡棉薄之力而已 

在「禮儀學」與「禮賓專業工作」的路途  

仍需要您我的努力     共勉之!

---------------------------------

老王子回覆:

 

老師您好

(抱歉 因為感覺有些現實的考量  所以還是只有稱呼老師為宜)

謝謝    您這麼快的回應

您所回應的真的是心有戚戚焉

早年敝人也是因緣際會才會擔任起指導老師的工作

以一個學視覺設計講的就是奔放自由的人而言

進入這樣的領域也真的是面對很多考驗

也是會在各型會議活動中去觀察與學習

從"做"中   "錯"中學

並跟隊員共同分享

因為想把親善大使團當做是對自己的考驗

並想好好的經營與傳承

所以也開始深入探討

當時學校經費也有限

所以自己也要把相關課程都學習好

以利隨時可以幫隊員做基本的訓練

因此也把男女生的美姿美儀、會議接待技巧、

社團經營模式...等諸多課程都做學習並做傳承

(隊員要基本學會美姿美儀、會議接待技巧、基本應對與聲音表達、

初級急救、消防與逃生、會議廳內音響儀器設備操控等)

隊員有時會質疑我為何要半強迫他們做這樣的學習

可是當我涉入越深    就會發現所要學習的範圍很大很廣

我只能告訴隊員

"當你到一個會議場合遇到問題時    你第一個想到要找誰幫你解決問題"

或許隊員明白我的問題與回答 隊員在平時就會做好訓練與內化

 

出隊時才可以儘量不出錯

諸多的訓練課程讓隊員有著「一人到,千軍萬馬到」的自信

 

當年所擔任的親善服務隊也是有著嚴格的標準

身高、課業、基本儀態、語言表達...

都要經過篩選才能代表學校作為基本的門面

入隊也要經過一系列的測驗結訓後才可正式出隊

當時也因為覺得要讓隊員能夠擴展視野

所以算是強迫隊員且在學校的支持下

1996年之後舉辦了三屆的「中區大專校院親善種子研習營」

也因此可以跟當時僅有的幾所有親善的學校或是準備成立親善的學校派出的學生代表

共聚ㄧ堂做基本的訓練與交流   之後看到種子萌芽了

同樣的因為環境因素  很多學校都成立了親善禮賓的社團

雖感到開心  卻也會有些擔心

常常也會到相關學校親善的網站去瀏覽一下

當看到活動照片的時候

也偶爾會看到一些服儀與儀態上的問題

這時都會有些感受想要跟這些團隊分享

不過也如同     您所言   我們非主事者    也非經營者  不好多說

2000年因個人生涯規劃離開了親善 回到了台北

但是不想把這樣好的知識就浪費了

繼而開始至今還是在中部為主的幾所學校間持續做傳承的工作

在這些年的教育訓練過程中   也有好幾位老師很熱心的在經營與付出

也都會期待可以繼續紮根與傳承  但是如何在短短的兩小時或三小時把一些經驗與訓練傳授下去

對我們也是考驗   畢竟我們不知道之後隊員會如何的努力消化並變成自己最棒的武器

 

在現在的環境下我很佩服還會參加親善社團並參與社團活動的學生

畢竟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在這些上面

社團指導老師也是除了自身在學校的工作業務外

還要帶著社團擔任第一線服務工作

甚至在學校上級與社團學生之間左右為難

當親善隊員被說成是花瓶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們

要當花瓶還要先經過許多工法與捏塑的過程之後

再歷經高溫萃煉之後才能對外展示的

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擔任這樣的工作

這不只是打氣 也是要隊員更加注意自我的訓練

拜讀    您的大作後

也都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知識並知道這條路上也是有關注的

當然也讓自己百感交集 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希望有緣可以跟各校親善分享

例如    1.歷屆畢業的隊員在自我成長之後是否可以成一個最大的人脈圈

                可以提攜後進    或是成立公司帶著各校親善接觸各類型會議活動

            2.各縣市地區的親善社團是否可以合作且有能力承接各公私部門的會議活動

               就算各校制服不統一 也是可以分為內外場作區塊化分

               因為社團基本的訓練都已經有了    接下來就是團隊默契以及重點訓練

               除可增加交流與拓展視野外 是不是也可讓承辦單位減少一些壓力呢

              (當然很多安全細節也是要討論好 畢竟是社團 也要顧及學生的安危)

           3.近幾年在想很多服務性社團會下鄉帶著孩子們讀書或是玩樂 (已是傳統與特色)

              但是很多弱勢的孩子或是族群更是很難接觸到禮儀的世界

              是否有親善可以利用寒暑假去這些地方帶著孩子們另外接觸到美姿美儀  用餐禮儀等

              讓孩子們有更多體驗    知道禮儀不是恐怖有距離的  

              也不是只有有錢人的孩子們才有的活動    說不定對未來的他們也會有幫助

               (這樣親善也有自己的特色 不是走秀或是其他成果展示 而是將自己所學往下紮根)

              親善出人力 社會出物力 就算是讓孩子們享受一餐義大利麵  也是可以把用餐禮儀用上

               (我有想法 卻因勢單力薄 至今無法如願)

4.更有甚者   (曾與畢業的隊員想過)    集結各校親善的力量 將所有的親善的興衰歷史與經驗集結成書

              除了可以擴大校際間交流 更可知道各親善的來龍去脈

 

老師    您所提的回應真是針針見血    直透人心

我們也只能舉起明燈指引方向

團隊裡面有心的學生與幹部都很努力的發展與傳承自己社團的特色

如果干涉過多   反而會造成挫折或是不信任  只能給建議

或是在講課中提出一些該注意的

在此分享拙見  敝人在會議接待技巧課程時還是會建議同學

1.在髮型上還是要定型好

    畢竟親善的工作不是只有靜靜的站在那邊

    而是會有很多動態的工作要進行而且活動的節奏是不能斷的

    如果髮型沒有標準也沒定型好(網路照片所顯示)     肯定之後會變成古代牧羊犬

2.您    所提到的剛柔並濟   非常贊同    因為很多事情也是要男生來進行為佳

    尤其很多學校場所的地磚材質偏滑(尤其台灣的氣候多雨)

    女隊員穿著高跟鞋不小心就會容易滑倒

    (服裝方面 個人還是覺得實用性對禮賓人員最需要

     比較不建議穿著旗袍    尤其在戶外    布料輕對於風吹更難以控制)

    所以男女隊員互相支援搭配確有必要

    但是男性隊員在親善裡面似乎仍是偏少的

在此感謝    老師願意提供空間分享心得與交流

更感謝在這條路上協助我們或給我們有傳承分享機會的學校老師與社團

希望大家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的進步  並擺脫改變一些人的觀念

加油  敬祝 百事可樂

                                後學

                                        老王子敬上

後記:因有交流而百感交集

          若文章不順

          謹請 見諒

-------------------------------

板主回應:

老 王子 老師: 

人與人之間  如果理念契合  那真的是有聊不完的話語   

要是您所分享的亦是正中敝人長久以來分享的理念核心與重點   

那我就必須要以「知己」相稱了「禮賓大使」  

是您熱心的奉獻與全心投注  「禮儀事務」與「禮賓專業工作」

是我的職業踏入這個範疇的出發點不同  但是  因為投入與認同這項工作

彼此才會認真研究  繼而產生一份「使命感」

 

根據您所提的重點  再與您分享一些個人看法與經驗就教:

1、男性禮賓人員的頭髮,不但不能染,甚至要定期修剪整齊,額頭勿有垂髮,額頭就是「明堂」。女性人員要盤髮固定,正如您所提到的。

2、對於女性隊員的服裝,個人認為「旗袍」是錯誤的走向,據我考證應該是受到當初早年在國民大會召開會議時,「金釵隊」所留下的刻板印象與作法。而且「旗袍」是「賓客服」,不是工作服,旗袍是不利工作行動的,基本是兩件式套裝才是正確的走向,旗袍頂多是「定點」服務例如典禮剪綵場合,「視覺」效果大於服務工作。然而禮賓接待的精神在於「走動為主」、「定點為輔」,主動詢問與接待,而不是被動接受賓客的詢問。

3、禮賓人員一定要走出「花瓶印象」,製作再精美的花瓶,還是會被限制住發展

4、「凡走過必留下足跡」,我常跟親善的同學們說,大家所學的,都是跟隨一輩子的能力與資產,成果是可以寫到履歷表的。如果同學對禮儀禮賓專業事務有興趣,並進一步專精職能,商場上是有這方面的行業與需求的。

5、請您參考個人見解所繪製的「禮儀工作光譜」,其實有一道「玻璃天花板」,介於「接待工作」與「專業禮儀事務人員」之間,大多數的人頂多只接觸到兩者之間的知識與訓練。

6、「禮儀」是落實在生活與社會各階層的,我跟您看法一致,這也是我認為「衣食住行育樂」面向的禮儀知識,是基本國民的素養,不在國際上也要如此做的,應該稱為「公民禮儀」而非「國際禮儀」,我個人把「國際禮儀」定義在高階的「外交禮節」上。目前有人把「禮儀」貴族化、高級化,我不甚認同,親善團員組織下鄉當禮儀大使,教孩子們基本的禮儀,您的想法相當有意義!禮賓親善捨我其誰呢?

7、如果您在授課與訓練之外,也能實現您出書的夢想,記錄禮賓親善的歷史、紀錄與點點滴滴,我想,人生最美好的事莫過如此了,一定可以達成的! 

祝福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禮賓禮儀會客室 的頭像
    禮賓禮儀會客室

    國際禮儀+禮賓事務+活動籌辦+公關事務+司儀主持的分享園地

    禮賓禮儀會客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