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NonXL4nOVNwGomG30rMg  

商務禮儀~只要「準時」就好? 

    相信各位讀者從小所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記得要「準時」(be punctual),就日常生活與處世態度而言,「準時」就是度量一個人的道德與生活習慣中,最具指標性的面向之一。但是,如果在公商務的場合之中,也一樣把這個顛撲不破的「美德」,運用到職場上的某一些場所之中,您恐怕會突然警覺到,只有「準時」,恐怕是不夠的。 

    「準時」不夠,「早到」才夠 

在作者本人的多年工作經驗之中,就可以發現一些公務場合,不但不能遲到,更是須要「早到」,這個理由除了「禮儀」的因素之外,更是關乎到實務性,我舉出3種場合,您恐怕非早到不可: 

1面試、面談禮儀實務:

關於面試禮儀,作者本人之前已經有文章發表:  「淺談求職面試上的幾個禮儀要點」

http://tw.myblog.yahoo.com/protocol-tw/article?mid=73&prev=95&l=f&fid=18

   提早到的好處之一,便是把「交通」的影響變數降到最低,就算您準時到,有別忘了應徵的公司,或許還有許多要您出示的文件,甚至要填寫一些表格。因此,在商務上的「準時」定義,其實是與公民生活禮儀是有所不同的。商務「準時」的定義,我認為應該是在寬列「交通時間」的預算前提之下,把「約定時間」-「行政時間」=「抵達時間」。當然,您不知道面試的公司須要多少行政時間,您可以先問對方公司的人事或是負責甄試的單位,是不是前往面試時,還有什麼必要的程序,如果有的話,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徵人公司行政單位或負責人員,對於他們要多少「行政時間」是最清楚的,如此您便可以知道何時出您家門口,對您最為妥適,順利抵達後完成所有必要程序,上個洗手間,整理端正一下儀容,順便向鏡子裏的自己打打氣,如此氣定神閒之下,順利培養情緒以進入狀況,您的臨場表現,自然會比趕時間而慌慌張張來的有利。 

2會議禮儀

   在公商場合之中,參加會議的機會很多,不論是公司內部或者是參加外面的機關單位,甚至參加國外召開的國際會議,「會議禮儀」是屬於商務禮儀中很重要的一項,除非您是會場首席或是貴賓,否則還是預留一段自己的「行政時間」提早抵達。有人會問,要提早多少時間方為妥適?

個人認為參加會議有所謂L.I.P原則: 

1)會議舉行地點Location):這是針對參加外地的會議,會議地點就關乎交通時間,你必須衡量抵達會議場所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是尖峰是離峰時間前往?據此來掌握出發時刻。

2)會議召開的議題Issue):當您收到開會通知,您心中就必須盤算一下,參加的會議是例行性的,還是因應某項重要活動的第一次協調會議,這可就有所差別了!參加例行性的會議,性質方式甚至與談內容,您可能已經有多次經驗,可能發生的狀況較少;相對於前項會議,大型會議或是活動第一次會議,要討論的分工、事項與內容都相當的繁複,現場每個座位上都有厚厚一疊資料,您不早點來怎麼翻閱、消化與找出重點與發現問題呢?

3)會議舉行的場地Place):如果參加的會議場地,是您從不曾去過的,建議您還需留一些「找地方」的時間,就個人職場生涯中的開會經驗來說,遇到這樣的情形恐怕還不少。 

以上就是參加會議「衡量出門時間」的L.I.P原則,這有個記憶口訣,參加會議不就需要用嘴(LIP)說嗎?當您下次參加會議時,請記得L.I.P原則 

3、會見禮儀

       說到「早到」運用在「會見禮儀」上,作者本人可就有深切的體會了。特別是在主賓「拜見」地位比自己高的主人,賓客就有義務早到。在公商務活動之中,少不了會安排自己的公司團體或者是前來訪問的賓客前去「拜訪」、「參觀」等等的行程,特別是人數較多的團體,一定要把握「提前」原則,就實務上,帶團秘書或活動人員有義務衡量「妥適」時間,其中包括「交通時間」、「行政時間」與應變時間」。交通時間相信大家已經瞭解,這裡的「行政時間」指的是要保留給受訪單位工作人員「帶位」、「說明」、「奉茶」、「預排合影位置」等等的彈性時間,甚至要隨機應變,這裡就是所謂的protocol,也是需要花時間的。而所謂「應變時間」,就是臨時賓客有特別的需求,例如剛下遊覽車,大家都急著想要上廁所,接待的單位總要讓客人去洗手間吧!或者臨時某位賓客不到(甚至是臨時增加人數),座位順序還要臨時變動安排,接下來牽連到臨時增加座位與或火速印製「座位名牌」,都是需要時間的,如果負責帶團的人員,觀念上認為只要「準時」把訪問團員帶進某拜會的單位大門就好,其餘就不關他(她)的事了,而不留給受訪單位一些彈性處理與接待的時間,這反而是很失禮,而且也是不負責任的。因此,如果臨時有其他的要求與賓客的變動,一經確定之後,一定要即刻跟受訪單位聯繫,為受訪單位的負責人員爭取「應變」的時間,這不光是禮貌,也是「秘書實務」與「外訪專案」中重要的一環。 

作者所提到的以上三種場合,「早到」(也別太早)才是符合「商務禮儀」的要求,在這裡重新歸納一次:

 所謂「出發時間」,就是衡量~ 

「交通時間」+「行政時間」+「應變時間」

∣→  拜會者 ←∣    →      接待單位   ←        ∣ 

大家往往只注意到「交通時間」的預留,卻忽略了受訪接待單位所需要的「行政時間」與「應變時間」,真正懂得拜訪禮儀或會議禮儀的人士,一定要站在為對方的立場上來思量,這一點是公務與商場上常為人所忽略的地方,作者在長年的工作中,對這點就有深刻的體會(甚至是常受到這方面的苦惱),也籲請所有的公商界人士注意,特別是帶團的隨行秘書,更是要注意這項沒有人提醒您的「早禮儀」!

 

3著作聯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禮賓禮儀會客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