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dJnxzsSijtD6ErE77rbw  

「敬」誠於中、「禮」形於外~談國際禮儀中的「行禮方式」

(作者:梁睿呈  知書也達禮~禮賓工作會客室 

 

    上個星期有機會聆聽到一位資深同仁對於工作業務上作一場專題分享演講,相當的精彩,也讓我收穫頗豐,演講中曾經談到行「扶手禮」的事情,後來想想,在國際禮儀中的「行禮」方式,也是相當有趣的分享題目,因此,我便來跟讀者們聊聊有關於「國際場合」間通行的行禮方式。

 

    對於各位所知道的行禮方式,您可以舉出一些在國際間常用的敬禮致意的方式嗎?當然,對於國際禮儀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舉出一些行禮方式,包括:握手禮、舉手禮、親吻禮、擁抱禮等等,假如您能夠舉出以上的行禮方法,其實已經很不錯了!然而,如果再進一步的對於「國際禮敬」的方式進一步闡述(謹註:這篇僅討論個人間的敬禮方式,所謂的「國際禮敬」定義較為嚴謹,專指「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禮節致敬方式,例如:「國際會見」、「國宴」、「國喪」、「贈勳」、等等,住些是屬於高階的外交禮節,有機會將另文討論),國際間常見個人之間的行禮方式(在國際媒體見到也算,或許其中一些您一輩子可能都沒有機會「用」過),可以包括以下幾種:

 

 通用於國際間的行禮方式

 

一、立正與注目禮

 

  「立正」與「行注目禮」可以說是兩階段的行禮方式,在行注目禮之前,當然一定要先立正。敬禮的基本姿勢,就是「肅立」的姿勢,要點是兩腳跟靠攏、腳尖向外分開約45度、兩肩平放、抬頭挺胸、目光直視向前、雙手手掌貼齊大腿外側,受訓時還常被要求中指貼緊褲縫。哪一種身份適用「立正」?通常是「軍人」、「警察」或者是團隊訓練中的組成份子使用,而適用的場合多在參加聽訓、檢閱、集會、訓練等等的時機。如果在長官在校閱或移動時,致敬者目光跟著長官移動,便是行「注目禮」。

1  

 

二、舉手禮

 

  對於「舉手禮」來說,適用對象有其身份上的限制,多半是「軍人」、「警察」、「學生」等等,當然「童軍」也算,只是成人用五指併攏的手掌舉手敬禮,童軍用中間三個手指頭(代表智、仁、勇),我記得小學時用食指中指兩根手指頭,現在的小朋友們在學校裡還是這樣嗎?

 

  對於舉手禮而言,在室內或室外、行進中或立定間都可以行禮,戴帽不戴帽也都可以行舉手禮。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社交往來上,通常不使用「舉手禮」。在這裡必須加以補充的是,「文人」(或指文官)在外交場合中行禮,只有「鞠躬禮」、「握手禮」以及「扶手禮」,作者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時在正式場合中見到官員向國旗與國歌致敬的方式,有的用「扶手禮」、有的只有立正,還有人穿西裝還舉手敬禮。或許是因為在國內男性大部分都服過兵役的緣故,訓練有素,舉手敬禮成了習慣,退伍了好久還是喜歡舉手敬禮,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行禮方式,因為嚴格來說,身份已經不再是軍警人員了,專屬於行伍間的禮儀也應該隨之改變,當然,如果原是軍中部屬與老長官之間見面行舉手軍禮,這是基於故舊情誼,反而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是可以接受的。 

 

 2-1  

中華民國海軍舉手禮 

 

三、頷首禮(點頭禮)

 

  頷首就是點頭,行禮時就是「點點頭」與「微微笑」,不管是平輩間,還是「長輩對晚輩」、「主管對部屬」或者是「師長對學生」等,行點頭禮是很常見的致意方式。用這種方式行禮簡單又方便,不管是商務場合還是私人間的人際交往,都非常適合與通用,重要的是,肢體肌膚不用接觸,衛生又不會讓人困窘不自然,這是東方人常見的行禮方式之一。如果是男士戴帽時,就應該先用右手脫下帽子再行點頭禮,有人認為「脫帽禮」也是行禮的方式之一,其實我認為這仍舊是「點頭禮」的一種,只不過對於男士在點頭致意之前要求先脫帽的習慣而已。此外,軍人穿著軍服時(特別是戴著軍帽時),不適宜行點頭禮,而如果在室內不戴軍帽時,就可以行點頭禮。

 

 4  

 

四、鞠躬禮

  「鞠躬禮」是東方社會(特別是中、日、韓)中很常見的行禮方式之一,行禮時雙手貼腿併攏,立正後由腰間彎曲,由身體上身傾斜某個角度,通常來說,彎曲角度愈大則禮敬的程度愈強,代表含意也各有些許的不同,行禮完畢後再恢復立正的姿勢。所以,鞠躬禮又大致可以用行禮的角度研究適用的對象與代表的意涵:

 4-1  

15度:適用於向平輩、同等位階或同事間使用的行禮方式。在這裡再延伸補充一下,有人主張行禮方式有種叫做「欠身禮」,用於相見時的問候、請安、請託、致謝意、歉意等行使的禮節,我認為基本上所謂的「欠身禮」仍屬於「鞠躬禮」的一種,而且就是屬於這種「15度」的鞠躬禮,點頭禮與15度鞠躬禮間的不同處,在於點頭禮主要是頸部的彎曲,而鞠躬禮是腰部的彎曲。有時行禮動作之間並沒有辦法分的這麼清楚,有時還可能腰彎脖子也彎,廣義上也是一種鞠躬禮(要視為「欠身禮」也可以)。 

30度:這是對於向高階主管、年高德劭的長輩或位階較高的賓客所使用的行禮動作,對禮賓人員的工作來說,這也是標準動作之一,因為目的是為了要以「高規格」來作「迎賓」的動作。因此,30度鞠躬已經是禮待賓客與尊敬長上的最敬禮了,不論在商務或社交場合都適用。 

45度:各位讀者回想一下,你何時會45度的鞠躬,不是向人賠罪道歉,就是向人感恩致謝,所以角度不同用法含意也各有不同。  

   以上鞠躬角度只是用來大概分類,實際上也不可能行禮時拿個三角尺來度量,只是用於自己簡單作為衡量的大概依據而已。至於90度的鞠躬禮,大概專屬於日本人的行禮的方式,我把這歸於之後的「民族地區特殊行禮」,不算是通用於國際間的行禮禮儀方式。

 

五、握手禮

 5  

「握手禮」是當今最為通行普及的行禮方式,不論各階級性別與地區民族,在國際場合中都適用與採行。握手禮的由來,一說是古代歐洲人為表明手中未帶武器,伸手握住對方以表示友善,經年演變之後便形成「握手之禮」。行禮方式主要是雙方伸出右手,姆指張開以手掌虎口相對互握,這時力道適中,不要過重讓人不適,也不要過輕或僅抓住對方手指蜻蜓點水式的握手,這會讓人覺得你在「虛應」而沒有誠意。就是因為「握手禮」在國際間非常通用,所以相對一些「禮儀要點」也就比較多,例如對於「握手誰主被動」的問題,大致應該由長輩、上司、主人、女性主動表示握手之意,你才能隨之握手,除非你的地位較對方高,才可以居主動握手的身份,有人問,如果自己不能主動「出手」,那現場該怎麼作?很簡單,就是先行「15度鞠躬」(說是「欠身禮」也可以),如果對方主動握手,你當然就同樣握手回禮(禮儀學中的「跟隨原則」),如果對方頷首微笑致意,那麼對方也就算是回禮了(愈是地位崇高的人士愈會使用「點頭回禮」,如果對方也主動握手,那更是看得起我們自己)。「握手禮」是屬於肢體上的接觸,在社交上與公務場合中保持手部清潔與乾燥是基本的禮貌,如果因為工作關係或其他原因不方便握手,事先委婉說明也不失禮貌。 

    既然對於「鞠躬禮」還有「握手禮」都說明過了,我就來談談國際間的一個行禮「花絮」:

1379239850-2298980916.jpg  

 

根據媒體報導,在20101114,美國總統歐巴馬到日本訪問,此行也安排與明仁天皇和皇后見面,在現場歐巴馬一邊與明仁天皇握手,同時用將近90度的鞠躬向天皇致意。有圖有真相,請讀者看看攝影記者抓住的這一刻。 

無風不起浪,這便成為美日雙方新聞最佳的發揮題材。在美國國內的一些保守派人士,批評歐巴馬是自貶身價,也不符合國際外交上以元首身分應該謹守的禮儀,就算大角度的鞠躬常見於日本,但這是以「下對上」所行的禮儀,以美國元首的身份以此行禮,是非常不合適的。相對的,也有人有人辯護,說這是以「行禮」的方式策略性的運用,是為了藉由對日皇的崇敬之意,來提昇美國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各位讀者思考一下,「禮儀」的重要性,就在於在外交或公務及商場上,可以當成策略運用的「工具」,您說重不重要呢? 

六、扶手禮

 6  

 

  「扶手禮」適用於文人所行之禮,禮敬的「標的」可以是「國旗」、「國歌」等具有崇高意義的對象,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元首在檢閱儀隊,或者在國際與其他正式場合演奏國歌時,「文職」官員所行之禮(軍官用舉手禮),方式為採立正姿勢或行進間(檢閱部隊)也可使用,將右手手掌貼於前胸約心臟下方處,如果手勢位置太低,那可不太好看,因為別人會以為行禮者是不是肚子不太舒服。

 

七、吻手禮

 7-1  7-2  

 

  「吻手禮」大該一般人只能在歐美電視影集或電影才看的到,一些歐美的上流社會社交場合行之,就是男士與女士見面時,由女士主動表示而伸出手掌並且手指下垂,這時男士意會後再提起女士手指,作作輕吻的樣子(只是作樣子而已,不能真的「親到」!),以表示對女士的禮貌與尊重。一般來說,不可對未婚以及年輕女性行吻手禮,在國際場合已經不太常見。    

 

八、擁抱禮

 

8  

 

  擁抱禮是一種相當友好親善的行禮方式,特點是「熱情」且「自然」,用於男性或女性之間均可,這種方式多盛行在斯拉夫(東歐)、阿拉伯民族(中東)、拉丁(中南美洲)、俄國等國家。在國際間正式場合常見主人與主客見面時,或是久別重逢時,為了表示熱情歡迎而常見「擁抱之禮」。就人類的心理層面來說,「擁抱」有一種「撫慰」、「安全」與「信賴」的效果與感覺,方式是彼此見到面時即張開雙手,右手搭在對方左肩上方並且左手背後環抱,右手還可輕輕拍拍對方的背部,有時分別時也可以行此禮,用以表達珍重與祝福之意。在實務上,國人彼此之間比較不習慣這種方式表達心意(親人間私下還比較可能),但在國際場合中,這卻是再自然也不過的禮儀表達方式。筆者記得以前在一些場合與國外人士接觸,剛開始有時受到國外人士以此禮待之( 包括 女士),真的好不習慣而致全身僵硬,想想應該是國人自幼對於他人的身體接觸多有防衛之心,也沒有這方面的風俗習慣所致。後來因為工作磨練,對於此禮也很習慣與自然,其實也沒有什麼,只是大家表達熱情與問候而已。 

 

九、吻頰禮

 

9-1  9-2  

 

  大家可能只在電視上看過,作者因為工作關係倒是有機會得見。在歐美、中南美洲國家男女之間,為了表示熱情問候多行吻頰禮,男女間誰主動都不失禮。其方式通常也只是禮貌性的做做樣子,可別真的「親」了下去還留下口水,胸部也別真的緊貼一起,那可就真的失禮了!而且,「吻頰」的次序是先向右邊在左邊(「吻」2次時),如果吻3次時就再回來「親」右邊,也要伴隨嘴唇在對方耳際所發出輕輕的「啵」聲。說實在話,西方社會對於「吻頰禮」到底「親」幾次才算禮貌,也各說各話,至於我們所處的東方社會人士而言,也就更加搞不清楚了!當然,我們亞洲人對於此種行禮方式實在生疏,除非是縱橫國際社交場合的資深外交人員,否則沒把握可別亂行此禮,最好還是聽從作者的建議,老話一句:「跟隨原則」,對方主動你才回應此禮,在我個人十多年的經驗中,也僅僅有三、四次的機會「回應」此禮,畢竟東西方人士接觸時,彼此都會衡量相互間最佳的行禮方式,除非是非常熟悉與表達熱情之意,所以行「握手禮」仍舊是「王道」! 

 

十、屈膝禮(Curtsy)

 

10-1   10-2  10-3  

  一般人只有在童話故事與迪士尼的卡通,或者是「芭比娃娃仙子系列」的卡通中才能得見,這是專屬於英國王室成員行的禮節,說是王家宮廷禮節也對。讀者可以參考照片,王室女成員行禮時右腿向前屈、左腿向後伸,之後兩手端裙腳下蹲行禮,便是所謂的「屈膝禮」(Curtsy)。近日最夯的英國王室新聞,便是威廉王子迎娶凱特王妃,外界才多有機會得見此一行禮方式,而且多向英國女王行致敬禮。對於此一禮敬方式,嚴格來說大概只有英國王室女成員才能行此禮,不過,是不是因為全世界的女孩從小就受到童話中王子與公主故事的「薰陶」,以致於在國際媒體報導中,常見女性見到英國女王都立刻行此屈膝之禮(圖中的的小女孩便是),去年筆者-我也曾注意到美國的一則新聞,說是一位女記者在採訪英國女王出訪行程時,見到女王也立刻捏著裙腳行此大禮,後來還受到美國媒體界的批評與調侃。不過,我倒想幫這位女記者說說話,想想世界上的女孩們,能有多少機會親身得見英國女王?行「屈膝禮」也算是圓了一個小女孩從小以來的童話夢吧!

 

十一、起立致意

11  

 

  在多人聚集的正式場合,例如大會、宴會、典禮等等,如果有地位很高的人士蒞臨或離場,為了表示對這位或多位人士的崇敬之意,在座的其他人員會以「起立」的方式致意,實務上甚至還伴隨著「鼓掌」(有時也可由司儀宣佈),所以「起立」與「起立鼓掌」也算是一種眾人集體表達敬意的行禮方式。

 

十二、持槍禮

 12  

這主行禮方式也是專屬於軍人的禮儀,適用於持槍部隊接受校 閱時敬禮使用,或者是衛哨見到長官到場時的行禮方式,行「持槍禮」的方式是當被敬禮者走到持槍者的面前時,將所持「長槍」直豎於身體中央前方,槍的上方向自己,左手緊握槍的上方,而右手端於下方,同時並受禮者行注目禮。行禮的時間都要聽從指揮官的口令,先是「敬禮」的命令,結束後再宣布「禮畢」,之後放下持槍而恢復原來持槍姿勢。 

以上12項的敬禮方式,便是作者整理出在國際間通用的行禮方式。而其他方式的行禮方式多半牽涉到某一地區與民族的專有動作,例如:

 

1拱手禮

  拱手禮是我國自古就有的行禮方式,古時稱為「作揖」,行禮方式為雙手互握,手掌心包住另一隻手的拳頭,可以在前胸甚至高舉齊眉。尤其是新春節慶互道「恭禧」,也衍生用於「道賀」或者「答謝」時的行禮方式之一,這項禮儀原本就有著那麼一些「古意」,但自從前一陣子新型流感疫情肆虐之時,衛生單位就曾經倡導「拱手不握手」的行禮方式,可見「禮儀」表達的方式,除了時尚流行之外,還跟「衛生」有關。拱手禮可避免握手的拘束與某些個人的因素考量,也不受距離的限制,可以作為遠距離答謝致意的行禮方式。不過這種方式在國人之間比較適用,對外國人恐怕就不適用了。

 

 a-1

            衛生署請郭董代言的健康宣傳海報

 

2合十禮:通常是屬於佛教的宗教禮儀,對於僧侶比丘尼等可行此禮。另外,在泰國也通常行合十禮,而且,合十表達的手勢方式(上下高低位置)還可以分成許多種,各有其適用的身份限制與含意,作者個人對泰國合十禮僅瞭解至此,並無深入研究,限於篇幅就不再討論。

 a-2

 

3、碰鼻禮

a-3  

a-3-1  

    紐西蘭毛利人在彼此初見面時會相互用鼻尖互觸表示友好,這便是專屬於每一地區某一民族特殊的行禮方式,所以到一個地方入進問俗,用他們慣用的方式表達,也是符合禮儀的方式。

 4、摸腳禮

在印度傳統上有向尊長行「摸腳禮」的習俗(稱之為"Charan Sparsh";Charan 是腳的意思、Sparsh是碰觸的意思),動作上有用自己頭碰觸長輩腳所行的大禮,或用手碰觸尊長腳的方式,又有簡化為先用右手碰自己的額頭,再象徵性的點向尊長腳部方向的動作。「摸腳禮」在印度仍很流行,有機會得見此一行禮方式,可別大驚小怪了!

undefined

 

 

   對於各地特有的行禮習慣與風俗,以上三項僅為其中的例子,相信例子也一定多的不勝枚舉,充其量,只能當成異國趣聞當成知識而已。其他地方與民族的特殊行禮方式無法一一列舉討論,但已是屬於某地特殊的民俗風情,已不算是「國際禮儀」的範圍之列,這篇鎖定的是國際間「通用」與「習用」的行禮方式,相信已經是讓人有了深刻的印象。下次當您到了不同國家、不同的場合,以及面對不同的人士,相信你一定可以恰如其份的行禮,而不會有不適當的舉動而貽笑大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禮賓禮儀會客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