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每種場合都須自我提醒的「手機禮儀」
(作者:知書也達禮-禮賓工作會客室 睿呈)
人類科技日新月異,便利生活的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如果問我近幾十年來最了不起的發明是什麼?我一定會回答:行動電話!
行動電話俗稱手機,海外華人也稱「手提電話」,英文為cellular phone,cell phone 或 mobile phone,年輕一點的朋友或許不太清楚個人行動通訊的演進。大約在1990年左右,當時最流行的是「電子呼叫器」即所謂的「B B call」,收到呼叫電話還需回撥室內電話聯絡。在那當時,美國AT & T公司也研發了新一代的個人可攜式電話,這種電話形狀如一只手提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相當笨重,但是能夠走到哪打到哪,已經是科技上的新穎設備了,作者還記得有次到信義路的世貿中心看展覽,有位老兄肩負著這種行動電話手提箱趴趴走,在當時也是可以拿出來唬人炫耀的玩意。曾幾何時,行動電話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下,行動電話又進化成著名的「黑金剛」,體積大大的縮小,後來拜港片所賜,行動電話又有了個渾名,稱之為「大哥大」,中華電信所獨佔090門號更是一號難求,當時不但申辦費用昂貴,往往排上半年等待也不是新聞。
回顧了行動電話流行發展史,現在的行動電話簡直是一片個人化的隨身電腦秘書,除了基本的電話接收與發簡訊之外,還可以設定行事曆、玩各種聲光遊戲、照相等等的功能,在現代的社會已經是人手一機,忘記帶手機出門的話,還有人產生了「資訊中斷恐懼症」的現象,任何時間、任何場合不能沒有行動電話,有了「它」,人們才會覺得跟呼吸一樣自然。但是,科技進化了,人們的「禮儀」進化了嗎?
雖然行動電話流行在現代人們的生活中,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還是常常在各種場合聽到手機鈴聲響起、大聲說話的情形,早些年就已經有倡導所謂「手機禮儀」的規範,最基本的就是在公眾場合關機或轉為震動,以及輕聲說話的要求。多年過去,鈴聲依然,大聲講話的情形仍是在所多有,我所觀察的是,常常並非當事人刻意大聲回話,而是一種「深陷對話情境」的一種自然反應,尤其在剛接通電話的那一剎那,往往擔心收訊不佳而自然而然的大聲回話:「喂...喂....你聽的到嗎...」,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是否也曾如此呢?常常在別人提醒之下,才猛然驚覺說話太過大聲了。所以,現今社會倡導的「行動電話禮儀」,是需要自我的強烈自覺,而後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記得1996年台北市交通局曾經推廣「優質行路環境」計畫,提出「簡、短、輕、動」四大口訣的「Motiquette 國民手機禮儀運動」,所謂的「Motiquette」其實就是由 Mobile 與Etiquette兩個字複合而成,希望民眾能響應「多使用簡訊」、「長話短說」、「輕聲細語」以及「手機轉震動」等四守則。
所謂的「簡、短、輕、動」四大口訣,確實簡單易記,我認為還須進一步規範「手機禮儀」:
1、無聲使用:不論關機或轉為震動,都是無聲使用手機,特別在
醫院、音樂廳、參加會議、商務會見等場合,務必記得手機的
「無聲使用」,尤其搭乘航空器等場合,更是必須全程關機,
這已經無關禮儀,而是「安全」的問題了。
2、合宜設定:現代的行動電話功能繁複、公用更是推陳出新,手
機早已經不只是手機,還是一種高度娛樂化的個人電腦,有時
還兼具流行的「幽默感」。個人有次與一位公務上賓客談話,
忽然間對方手機傳出「爸爸~接電話....爸爸~趕快接電話..」
的手機鈴聲,接起後回答「副總...我忙完就回公司」,他尷尬
我也尷尬,在當場忍著不笑實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位專
業人士在公商務上的形象頹然而倒,各位在手機上的設定能不
謹慎嗎?
個人在正式場合工作十多年的經驗,擔任司儀的工作更是不計其數,最重要的宣布與提醒便是請所有的人員與貴賓將手機關機或轉為震動,主辦人員苦口婆心、諄諄提醒,無奈聽者藐藐,重要場合響起手機鈴聲仍是在所多有,而且啊,都是一些達官貴人喔!
看來現在社會「手機禮儀」的養成,還有一段長路要走。雖說如此,在商務禮儀中,「手機禮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一個不注意,好不容易形塑的專業形象便會毀於一次突來的鈴聲,不能不謹慎小心哪!
留言列表